close


(左起張毅,柯一正,陶德辰,楊德昌,光陰的故事,1982)

 

前兩天報社例行讀者會,就是在便利商店找一些讀者來看報、提意見,以讓報紙編輯和選材的方向更貼近讀者(就是讓報紙更好賣的意思)。大演導楊德昌逝世的那則新聞,招致讀者無情的批判「這男人是抛妻的負心漢,不值得給他那麼大的版面」「我們只對他和蔡琴那段十年的無性婚姻生活感興趣!」讀者會最難以忍受的,不是大家苦心經營的新聞被棄如敝屣,而是,由讀者態度中反映出的社會價值,有時真不忍卒睹。

 

楊德昌走了,台灣那段高潮迭起、精彩繽紛的新浪潮電影年代算是正式結束了。不僅僅因為導演消逝了,更讓人空虛的是,觀眾..也不再了!

 

八、九0年代國片興風作浪、帶起高潮的舵手們,李安轉戰好萊塢,張毅改行賣琉璃,萬仁去拍電視劇,楊德昌更是一去不回頭了,浪頭消退、沒入潮流。侯孝賢前年一部回春的《最好的時光》,似乎像是為新浪潮時代做了一個最後的總結。

 

 

(最好的時光,侯孝賢,2005)

 

0年代的台灣,是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七九年美麗島事件爆發,八七年解嚴及開放外滙和大陸探親,八八年報禁解除,政治、經濟、思想上都大躍進,新舊社會劇烈擠壓。電影也由兩廳式的瓊瑤愛情片和純娛樂的功夫武打片,出現了新風貌。八二年出品的四段式影片《光陰的故事》,被視為台灣新浪潮的開端,由張毅、柯一正,陶德辰和楊德昌四名年輕導演執導。至今,我隱約記得的片段,只有楊德昌導的那段《指望》裡,石安妮年輕、深邃又沈靜的臉龐。

 

然後,侯孝賢、萬仁..一個個出現,帶給我們的是《童年往事》、《風櫃來的人》、《悲情城巿》、《戲夢人生》、《超級巿民》、《油蔴菜籽》、《兒子的大玩偶》,每一年,都有幾部讓人期盼的大片出現;每幾年,就有幾部出國比賽拿冠軍。

 

 

(海灘的一天,楊德昌,1983)

 

這些新浪潮導演當中,我最敬佩奮鬥至今的侯孝賢,但最喜歡的,還是楊德昌。

 

楊德昌是外省第二代,也算是插枝在台北的外鄉客。他提到自己的成長經驗說,「父母那一代算是中國第一代的薪水階級,完全靠勞資建立生活、完全沒有祖產,親戚又單薄,所以台灣的外省人都非常『獨立』」;但外省人比其他外鄉人更飄零的是,第二代後,連故鄉也不識。所以他的作品異常關注台北、也最能貼切表達出外省族群的真實面貌。

 

也許因為相似的生活背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國片。至今我仍清晰記得那是大三的暑假,我跑到幼稚園打工,被小朋友傳染了水痘,成年後起痘,一發不可收捨。但這部大戲上映,怎麼都耐不住,不顧一身嚇人的大麻子,自己一人就跑到戲院看片(後來當了醫藥記者才知道,這舉止不僅有礙觀瞻,更是沒公德心),那部長達四小時的片子,裡面的光影、人物、歌曲、劇情,不是感動、是讓我陷入。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粗略的劇情講的是少年情殺小女友的故事。這部分是依據一九六一年建中生茅武殺死十四歲女孩的事件而來,殺人的建中生是楊德昌同屆的學友,那時代(即使是現在)是震驚社會的案件。從這裡,帶出了那個壓抑和封閉年代,讓年輕心靈找不到出口衍生的苦悶和爆發;再往上,拉出了戒嚴時代在公務體系生存長輩的忐忑和妥協。電影層次分明、重新建構那個年代不同族群輩份、由小人物到大環境的困境和掙扎。電影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接下來的《獨立時代》,評價雖兩極。但我仍覺得是國內少有出色的黑色喜劇,裡面的王宗正(王柏森)、 倪淑 君、陳湘淇都令人印象深刻。然後是《麻將》,還捧出了一個法國女孩維吉妮雅拉朵嫣。侯孝賢和楊德昌電影最大的差別是,楊德昌的電影因戲選人,由適合的演員來演、演員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侯孝賢早期堅持用非職業的演員以表現自然風格,中期大量了用了並不擅長演戲的林強和伊能靜,有些電影好像全片看見的都是導演的影子。

 

最後那一部,將楊德昌送上生涯最高峰、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一一》,卻因對國內電影環境和社會的不滿,他竟堅持不讓這部描述台北的電影在台灣公開上演。這事讓我氣了很久。不論對台灣如何憤恨,為什麼非要懲罰觀眾不可?但在他過逝消息傳回國內後,讀者只對他和蔡琴的「無性婚姻」有趣興,我有些了解,導演時不我予的憤慨。

 

相較於只有八卦新聞能激起興奮感的人。突然覺得自己由八、九0年代台灣風華歲月走來,被那股社會反思、人文關懷風潮洗禮過的生命,曾經那麼豐滿。對那群翻雲覆雨的浪手們,只有感謝。我依然很想看那部《一一》。

 

(一一,楊德昌,2000)

 
arrow
arrow

    楊小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