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不打烊)

 

如果世界是一個劇場,哪裡才是融入並享受這場大戲的最佳位置?台上演戲的、台下看戲的,誰才是主角呢?

 

明顯是搭先前票房不錯的《巴黎,我愛你》便車,《巴黎不打烊》譯了個和原意「Orchestra Seats(戲場座位)風馬牛不相干的片名,反而無法凸顯片子有趣的意涵:這是一場人生和藝術的「大風吹」遊戲。

 

在閃亮亮的巴黎鐵塔下,在精品店滿佈的蒙田大道上,在華麗繽紛的豪華飯店裡;在一齣齣泡泡滿天飛的肥皂劇和舞台劇中,在一首首動人的鋼琴演奏音樂、和一件件光彩耀眼的藝術品之間,劇中每一個角色,都在尋找自己最神往、最舒適的位子。

 

 

 

不像《巴黎,我愛你》般零碎,同樣是多線發展的《巴黎不打烊》,所有人物和劇情結合得自然又巧妙。一個熱愛彈奏卻在舞台上感到窒息的鋼琴家,一個名利雙收卻不甘只演肥皂劇的女演員,一個因妻子過逝想將一生藝術收藏全數出清的遲暮老人,及對這名老人懷有怨懟而尖刻到胃潰瘍的兒子。這些具有特殊天賦、卻慾求不滿,註定要「坐」在舞台上的人;經由替祖母尋夢的可愛女服務生潔西卡,接觸無數藝術家將屆退休的飯店門房克蘿蒂兩個「台下觀眾」穿引,找到自己心中真正理想的位子。

 

 

(左起潔西卡,克蘿蒂和肥皂劇女演員卡特琳)

 

潔西卡的祖母說:「我喜歡吝華的生活,但我沒有錢去過吝華的日子,所以我選擇到最吝華的地方去工作」她在麗池酒店當侍者,去靠近那個她渴慕的生活。總是戴著耳機、沈醉在音樂中的克蘿蒂的名言則是:「我熱愛藝術,但我沒有藝術才能,我選擇在有藝術才能人的身邊生活,我做到了!」

 

這兩個戲份最少的人物,是彰顯全劇精神最重要的靈魂。她們早早就相中了自己最想坐的位子,然後,選定、入坐,享受這場人生大戲。雖然是坐在舞台下看戲的人,卻是真正掌控人生、享受藝術的主角。

 

 

(潔西卡從鄉下到巴黎替祖母圓夢)

 

可愛的潔西卡就像是祖母年輕的化身,是真正貫穿全劇的女主角,甜美的笑容,熱烈的生命力,讓所有走在人生十字路口中的鋼琴家、女演員和藝術品收藏家兒子,都沾染她的氣息,忍不住和她傾吐、並獲得啟發而勇敢去追求真正的自我。

 

我特別喜歡的一個角色,是那個生命遲暮的藝術品收藏家。步入人生的尾端,經歷過 和已故 太太深刻的愛情,將一生的收藏品全數出清,像是替自己一生做最後的清倉和打包。和曾是兒子情婦的年輕拜金女在一起,享受生命餘暉。面對無法諒解自己的兒子,他說:「展開一個新的人生,在你的年紀,可以慢慢重新建構;在我的年紀,就是用錢去買!」人生有時盡的無奈,就是如此了吧!

 

 

(純真的潔西卡溶化了憤世忌俗的藝術收藏家之子)

 

因為無法了解而心生怨懟的兒子,憤世嫉俗地過日子,尖酸苛薄到成日胃潰瘍而胸痛。直到遇到了純真和善解人意的潔西卡,喚起了他柔軟的一面,願意走向父親,在父親最後那場拍賣會上現身,讓父親最終保留了他母親最鍾愛的雕塑品-「吻」,父子終於靠攏一起。

 

最後的一晚,不僅藝術家父子大和解。鋼琴家也脫下令他窒息的西裝、領結,穿著汗衫開心地彈奏,渴望自由的彈奏、而非侷限在舞台上制式演出的想法終獲妻子認同;肥皂劇女演員按照自己心意去詮釋舞台劇,如願以償獲得夢寐以求的西蒙波娃電影角色。飯店門房克蘿蒂風光的退休;潔西卡存夠了錢,完成祖母入住豪華酒店的心願。大家,都找到了自己企盼的位子。豐滿又熱鬧的電影,老套的結局也不會讓人膩。

 

此劇的音樂也讓人高度滿足。配樂是1999年以《美麗人生》拿下奧斯卡最佳劇情片音樂獎的義大利音樂家尼可拉派歐凡尼(Nicola Piovani);加上劇中鋼琴家彈奏的貝多芬和李斯特;還有克羅蒂吟唱的許多不知名、風格多變、都很好聽的法國歌曲,讓全劇更靈活和生動。

 

心浮氣燥的酷暑,看《巴黎不打烊》最適合。

 

巴黎不打烊 Orchestra Seats

導演:丹妮艾拉湯普森(Danièle Thompson聖誕蛋糕)

演員:瑟西迪法蘭斯(Cécile De France)

            瓦萊麗樂梅西埃(Valérie Lemercier

            亞伯杜龐帝(Albert Dupontel

片長:106

 

PS.在片中飾演潔西卡奶奶的Suzanne Flon在該片殺青後沒多久就過世了,享年87

 

arrow
arrow

    楊小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