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曲是一部旅行電影


 

下午,和一個朋友談到,若不是無意間看了過去照片留下的證據、若不是久未見面老友的精準鑑識,我們都未驚覺,這麼些年來,我們的眼神在脈衝光、SK2、牛仔褲也無法矯飾下,經過感情、工作、人情事故的消磨,那麼無聲無息、毫不留情地滄桑盡露。晚上,看了國片《練習曲》,才第二個鏡頭,帶著清朗微笑的男主角,踩著腳踏車,在湛藍的台東晴空下,沿著公路前往行,不中用的老眼睛就起了霧──年輕真迷人,台灣真迷人,男主角明相的酒窩真迷人。

 

嚴格來說,《練習曲》並不算劇情片,它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天生聽障的男主角,在大學畢業的前夕,騎著單車逆向環島,隨著一站一站的旅程,經歷的十二段小故事。每個故事,導演都沒說完,連男主角自己的故事,也沒費心去交代。呼應著男主角因為聽不見,說話特別吃力(男主角明相本人即是聽障),傳達了,很多事情,講也講不去清楚,只能自己用心去體會的意念。

 

男主角從高雄出發,第一天到台東,第二天從台東到花蓮,第三天從花蓮到北關,第四天從北關到林口,第五天從林口到彰化,第六天從彰化到雲林,第七天從雲林再回起點高雄。這部電影記錄下台灣美麗的海岸線,太麻里的清晨、八斗子的黃昏、西子灣的夜景,還有許多我叫不出來的地名,從不曾見過的風景,台灣真的很美。

 

比海岸線風光更美的,是台灣的人情。沿途上,下雨了,MV導演用小巴「強迫」搭載男主角和他的車;遊行兼遊玩的歐巴桑和遊覽車司機「硬要」請他吃便當;火車站站長「雞婆」的報路兼導覽;小學老師開教室給他當民宿;單車同好免費替他換輪胎。導演刻意要呈現出台灣好的和善良的一面,但男主角沿途遇見的這些善心人士,真實的你我都可能曾經遇過。

 

但這也不是部矯柔做作的「台灣之光」宣導片。透過男主角沿途碰見的人物,也帶出了美麗海岸被「燒肉粽」消坡提破壞的環保隱憂;工廠西進大陸惡性倒閉留下的勞工問題;一心把孩子送出國但夫妻失和的家庭社會問題。

 

 

什麼事沒去做,也永遠沒做了?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聽障男主角就這樣騎著陽春單車,逆向著東北季風,繞行台灣一圈;導演就這樣把他眼中美麗的、哀愁的台灣紀錄下來。電影用天地一沙鷗的海鷗「岳納珊」做比喻,為了飛得更高、更遠,孤獨地練習、再練習。

 

最後在我每聽必起雞皮疙瘩的胡德夫《太平洋的風》歌聲中慢慢結束,「最早世界的感覺,最早感覺的世界....;最早的一片感覺,最早的一片世界...」不由得讓人想起了「最早」...

 

究竟有多少事情,是那時沒去做呢?小一時,沒聽媽媽的話去學鋼琴;國一時,沒有勇敢地去參加台電女籃培訓隊;國三時,沒接受導師的建議重考高中;高四時,沒有接受一個董事長兒子的提親;大學剛畢業時,沒有遵從老闆的指示,坐上股巿節目的主播台...。人生究竟是因此更好了?還是更糟了?永遠不會知道了!

 

途中男主角在漢本車站遇見一名立陶宛女孩。女孩說,人生在世,就是一場個人的旅行,旅行中會遇到同伴,但終究會分開,各自往下一站去。

 

但是,不要因為上一站分別時有了不堪和感傷,就放棄了下一站的風景,拒絕了等在未來的同伴。親愛的你,這是我要跟你說的。這一段路,就讓我陪你一程。

 

《練習曲》(ISLAND ETUDE)

時間:108 分鐘

分級:普遍級

編導:陳懷恩(《悲情城巿》攝影師)

卡司:東明相、楊麗音、吳念真、許效舜、胡德夫

出品:縱橫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4152&ctNode=38

 

arrow
arrow

    楊小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