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玩水,也是一種戀物癖。

 

一旦沉迷了山水的美色,便會愈來愈吹毛求疪,對於雲的形貌、天空的色澤、空氣的細緻度、陽光和星光的清徹感、周遭環境的人為破壞程度,愈來愈敏感,然後,不自覺便愈爬愈高,於是,開始追逐罕見景觀。就像那些3C迷、音響迷、汽車迷寧花不對等的價格、也要不斷升等只有自己感受出差別的配備,像失心瘋般蒐集紀念款和限量款。

 

下山後,我才發現,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態上合歡山,朝聖十年來台灣高山最盛大的雪景。然而,也是之前幾座百岳餵大了胃口後,才會在上合歡山途中、行經清境農場時,對於蓋滿俗麗民宿(許多根本是旅社)、已「不清靜」的清境,完全失去數年前見她時的傾慕、甚至已有些不耐。

 

 

(每上清境必先在霧社前吃的「名蘭飯店」,這裡的特色是以花入菜,還有許多平地吃不到的野菜,紅色的樹蕃茄炒蛋和旁邊黃色的炸北瓜花是我的最愛,但冬天北瓜花沒開花,這回沒吃到)

 

 

 

爬得愈高,眼界愈高。但感謝我們生在台灣,高山資源如此豐富、百變,每一座山頭、都充滿驚奇,探之不竭。

 

去年6月同事發了合歡山松雪樓重新開幕的稿子,圖片傳回時,美編竟不斷質問:「是合成照嗎?」實在因為美得太不真實,我便決心一定要去一探究竟;今年入冬,合歡山早早落雪、積雪甚至 六十公分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時機?

 

 

(白色雪山頭)

 

(白色聖稜,應是雪山到品田山一段)

 

對於只在明信片、電影電視畫面中才看過白雪的我來說,這回「初雪」的經驗,超過我預期值的十倍以上。從清境開始,遠眺到層層疊疊的白色山頭,最優雅出眾的莫過於白色聖稜,像灑了糖霜的蛋糕,可口又莊嚴,十足聖誕節的氣味。

 

然後一路往台灣最高的公路台14往上駛,彷彿是駛入超時空機,進入的是瑞士阿爾卑斯山,若不是進入武嶺前出現小塞車,長串車陣拉出了現實感,真以為小蓮和小豆子也會跟著出現。

 

(武嶺停車場,變雪場)

 

抵達武嶺,積雪達腳背,我們走進了二十分鐘前遠眺的白色世界,若不是腳底的冰層一不小心就打滑、如屨薄冰的驚險,真像走入一個夢境,夢裡那個俏皮又巨大的雪人,環抱起來冰得有點刺痛,是真的,沒錯。

 

 

 

 

(武嶺的夕照和雲海,簡直是仙境)

 

前後不到一小時,雲層與光線快速移動、變換,白色世界的布幕由粉到橘、到紫到靛,每一道都讓人充滿幸褔感的魔力,你會突然發現,世界原本是美麗的、人的快樂該是那麼單純,山下那些狗屁倒灶的紅塵俗事,才是庸人自擾的幻覺。

 

 

(台14甲也一片銀白)

 

(但我們車子的雪錬一直落鏈,連警察杯杯都來幫忙)

 

但是,現實生活的殘酷是真真實實存在。當我們要為車子加裝雪錬時,立即就被打回原形。

 

這回上山賞雪最大的阻礙,便是這兩條命運的鎖錬,一來在霧社買的鐵鍊,根本與我們車子的輪胎不合,以致於不斷「落鍊」;二來只有兩輪傳動的車子,在融雪的地上即便有雪錬加強摩擦力,仍然動力不足,回程時我們不僅「卡」在雪地裡、還倒退嚕,被迫下車推車,松雪樓和武嶺間區區1.5公里,差點成了最遙遠的距離,最後只有花錢找當地人拖車,2台車15、再加24鐵鍊的3千元,平均平均走1公尺3塊錢。

 

但花錢能處理的,都算是小事。怎麼都無法減損白色合歡山、還有住進奢華到讓人有點罪惡的松雪樓給人的驚豔。

 

 

 

(松雪樓的豪華餐廳,德國豬腳超好吃)

 

你能想像,在海拔3150的高山,竟有飯店級的住宿,每間房都開窗見山的無敵美景、自助式中西式早餐,還有小火鍋和西式排餐的澎湃晚餐,平日每晚雙人房含早晚餐竟只要34百多元,果然是「總統級」(1)的規格,一生都該去享受一次;當然,最厲害的是,這裡老少咸宜,沒有體能限制,可以扶老攜幼闔家同遊。

 

(滑雪山莊)

 

(合歡尖山)

 

(左方那座,應該是奇萊山吧)

 

 

 

 

 

 

 

(第一次成功拍下的星空,就在松雪樓前)

 

1‧座落於合歡山腳下的松雪樓,海拔達3150公尺,因地勢高聳,可一覽奇萊北峰日出美景,夜間更可仰望滿天星斗。興建於民國55年間,為蔣公行館,民國58年才開放給登山客住宿;民國85年間因房舍老舊、又遭颱風損毀停止營運,民國88年拆除重建, 民國98613日 重新開幕,是東南亞海拔最高的旅館。現由林務局直營、餐廳則委外由大鼎活蝦經營。

 

(下山時碰到要上山的小學生)

 

松雪樓訂房:東勢林管處

arrow
arrow

    楊小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