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衡量「老」的指標很多,白頭髮是一個,但等到拔不勝長時,也可以自我安慰,大不了染它一染,便能粉飾太平,何況還有所謂「少年白」這樣合乎情理的魚目混珠說法。縐紋當然也是,在各種神奇除縐霜、脈衡光、泥娃娃都無力平反,自我催眠魚尾紋其實是「笑紋」讓臉更有親和力,心理還是過得去。

 

但看電影這個指標,我仍無力反駁。很久之前看過一個調查,多久沒進戲院了、就有多老,嵌在我對「老」的認知裡,從此深信不疑。前陣子訪台的王貞治說:「棒球,是一個造夢的工作。」電影也是,人若連做夢的想望都沒有,還不從外到裡都老透透了。

 

於是,當我意識到幾個月沒有進電影院看電影這件事,便讓我有點心驚驚。窩在家裡看DVD這種行為,只像吞維他命力挽禿勢的安慰劑。進戲院、看電影,是一種信仰,必須身體力行才有力量。一旦意識到,就有了衝動和慾望。

 

然後,安排了電影假,連休三天,要關上之前老態入侵的空窗,這麼愚昧幼稚的想法,應該是僅存的青春遺證吧。

 

但怎樣費盡心思的努力,老化仍會露出馬腳。譬如看電影的行跡和程序,像公務員辦公打卡一般,毫無新意。

 

選擇的戲院數十年如一日,在人煙稀少、連播映《海角七号》都沒客滿的長春,那個連結的習慣自大學跑金馬影展起就成了反射動作,當然還包括長春一直以來維持著舒爽又安心之廁所衛生環境的優良品質;再不然就是隔壁的學者,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和長春近,好像連帶覺得熟悉。

 

然後是看完電影後一成不變的行程。不是「富霸王」豬腳、就是「樂山娘」拉麵,吃到兩家店都從陰暗狹隘的居家式小店、變成明亮寬敞的現代化改裝,從私房小吃變成人氣名店,吃到景物己變、人事已非,仍然死心塌地、不離不棄,老店都有了新的年輕客群,我還沒找到新的天地。

 

昨天又到了長春看了《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一部流暢到恭整的影片,片中所有的轉折、感動、伏筆都如預期到位,拿到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不算僥倖,但做為日片五十年來的第一部得獎片、日本人真的由衷的高興嗎?心理還是會有是不是因為「納棺師」這樣的職業讓西方人迷眩的懷疑吧?

 

至於我和一起看片的友人感受則一致,只對片中NH公司社長的一句話最有共鳴:「人要活著就要吃,要吃就要吃好吃的。」於是看完電影,我們一起又走進「樂山娘」,嗑掉兩碗拉麵、一盤餃子、兩個可樂餅、一盤炒野菜,最後再到別處喝了咖啡、茶和蛋糕,才罷休。

 

畢竟,活著的方式、還是比死的形式,更重要。進戲院看電影的信仰、比電影本身更重要。

 

 

arrow
arrow

    楊小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